返回首页

简介古希腊三种古典柱式

271 2024-04-25 18:19 admin

简介古希腊三种古典柱式

1、多立克柱式(Doric Order)是古典建筑的三种柱式中出现最早的一种(公元前7世纪)。(另外2种柱式是爱奥尼亚柱式和科林斯柱式),它们都源于古希腊。在希腊,多利克柱式一般都建在阶座之上,特点是柱头是个倒圆锥台,没有柱础.柱身有20条凹槽,柱头没有装饰。建造比例通常是:柱下径与柱高的比例是1:5.5;柱高与柱直径的比例是4或6:1。多立克柱又被称为男性柱。著名的雅典卫城(Athen Acropolis)的帕提农神庙(Parthenon)即采用的是多立克柱式。

2、爱奥尼柱式(Ionic Order)

源于古希腊,是希腊古典建筑的三种柱式之一(另外两种是多立克柱式和科林斯柱式)特点是比较纤细秀美,又被称为女性柱,柱身有24条凹槽,柱头有一对向下的涡卷装饰。爱奥尼柱由于其优雅高贵的气质,广泛出现在古希腊的大量建筑中,如雅典卫城的胜利女神神庙(Temple of Athena Nike)和俄瑞克忒翁神庙(Erechtheum)。

爱奥尼柱式起源于前6世纪中叶的爱奥尼亚,小亚细亚西南海岸和岛屿,上面住着操爱奥尼亚方言的希腊人。爱奥尼柱式在前5世纪传入希腊大陆。第一个爱奥尼风格的大神庙,是在被地震摧毁前仅仅存在10年,于前570年至前560年间建于萨摩斯岛的赫拉神庙,建筑师为罗伊科斯(Rhoikos)。在这里,爱奥尼柱被用来装点最伟大的女神:没有别的更显赫的地方能够让它在这么短暂的时间内展示自己了。以弗所的阿耳忒弥斯神庙是存在长达6个世纪的爱奥尼神庙,也是世界七大奇迹之一。

同希腊多立克柱式不同,爱奥尼柱通常竖在一个基座上,将柱身和建筑的柱列脚座(stylobate)或平台分开。爱奥尼柱的柱头由一对标志性的涡形装饰(volute)置于模塑的柱帽(echinus)之上,或是从内绽放出。柱帽通常附以蛋与标(egg and dart),一种椭圆与箭头交替排列的装饰线条。最初涡形装饰位于同一个平面上(如右图所示),后来在角落上它们被安排呈角度突出。爱奥尼柱式的这个特点使得它在前4世纪挑剔的眼光中比多利克柱式更为多变适用,同时在角落将它扭转也使得不论在正面或侧面观察,它们都呈同样的宽度。16世纪文艺复兴建筑师和神学家斯卡默基(Vincenzo Scamozzi)设计了这种完美排列的四边爱奥尼柱头的一个版本,它是如此成功以至于成为了当时的标准,而当希腊的爱奥尼柱式在18世纪希腊复兴式风格(Greek Revival)中重新被介绍回来的时候,人们重新发现它是如此古朴和原始。

在涡形装饰之下,爱奥尼柱可以有一个宽的柱环或带将柱头从刻有凹槽的柱身上分割开,或者由一个花和水果的垂花饰从涡纹的缝隙中,或从它们的 “眼”中转出。经过一些早期尝试后,柱身上的凹槽数被固定在24个。这个标准化将刻槽同直径的比例维持在一个相似的程度,即便柱子的高度被延伸亦如此。罗马人在凹槽之间留出一些柱身表面,而希腊人将它们用完只剩刀口以便雕刻。

爱奥尼柱总是比多利克柱要纤细:爱奥尼柱为8或9个直径高,在美国的改良格式中甚至更高。它们通常刻有凹槽。

3、科林斯柱式〔Corinthian Order〕是希腊古典建筑的第三个系统,公元前五世纪由建筑师卡利漫裘斯〔Callimachus〕发明于科林斯〔Corinth〕,此亦为其名称之由来。它实际上是受奥尼亚柱式的一个变体,两者各个部位都很相似,只是柱头以毛茛叶纹装饰,而不用爱奥尼亚式的涡卷纹。毛茛叶层叠交错环绕,并以卷须花蕾夹杂其间,看起来像是一个花枝招展的筐篮被置于圆柱顶端,其风格也由爱奥尼亚式的秀美转为豪华富丽。其优点是,在华丽美观之余还可置于建筑物的任何部位,柱头图案呈环绕状,因而适应各种观赏角度,从而在日后的希腊化时期和罗马时期倍受欢迎,成为三大柱式之一。爱奥尼亚式柱头原先只为正面设计,并没有考虑要从任何方向来观看;然而科林斯柱式却以围绕芼茛叶〔acanthus〕的方式来表现柱头,使它能够从各个方向被欣赏。因此,科林斯柱式特殊的地方并非在于构造上之方便性,而是在于其装饰性的效果。

目前可以看到的科林斯式古希腊建筑,首推位于雅典的宙斯神庙〔Temple of Zeus〕。在希腊化时期,这座神庙是希腊本土最大的建筑物。

与多利克柱式的质朴壮实和爱奥尼亚柱式的挺拔秀雅相比,科林斯柱式更富有装饰性。不过它并不是一个独自发展出来的系统。

或许是因为科林斯柱式太过于虚饰,或许是因为希腊人太过于保守,以致于科林斯柱式在希腊并没有多大的影响力,反而到了罗马时期,被罗马人加以大大的利用。罗马人将希腊多利克柱式改良,去掉凹槽,加上柱基,成为托斯坎那柱式,同时又采取爱奥尼亚柱式的涡卷与科林斯柱式的芼茛叶,结合而成为复合式柱式。

古希腊介绍

古希腊美术史的分期通常分为荷马时期,古风时期、古典时期、希腊化时期。

荷马时期(公元前12—前8世纪)

荷马时期是根据荷马史诗的作者名字来命名的,也就是氏族社会末期。荷马时期为希腊神话形成期,也是造型艺术的萌芽时期。

荷马时期最早的造型艺术作期是几何纹风格的陶期,造型简朴,大小不一,用于敬神和陪葬。这一时期的陪葬用小雕像也是几何形的,没有细节刻画。因此,这一时期又被称为“几何风格时期”。

2.古风时期(公元前7—前6世纪)

古风时期是造型艺术的形成期。在这一时期,东方文化通过贸易交往对希腊艺术产生了影响,而希腊艺术又通过吸收东方文化之长和逐渐摆脱东方影响而形成了自己的风格。这一时期的美术成就主要是绘画、建筑和雕刻。

绘画:陶器是希腊人主要的日常期皿和出口商品,雅典和科林斯是陶期的重要生产中心。在古风时期,情节性绘画的类型就已确立,先后出现了三种风格:东方风格、黑绘风格、红绘风格。

公元前7世纪的绘画主要为东方风格,出现了受埃及、两河地区影响的兽首人身像、植物纹样等等。黑绘风格出现于公元前6世纪初,它是把主体人物涂成黑色,背景保持陶土的赭色,使形象轮廓突出,有如剪影,细部稍用勾线表现。期代表作有《阿喀琉斯与埃阿斯玩骰子》等。红绘风格出现于公元前6世纪末,它恰好与黑绘风格相反,是在背景上涂以黑色,留下主体部分的赭色,人物细部用线来描绘。这种风格主要流行于古典时期。绘画表现的多为情节性场面,以神话题材和日常生活题材为主。流畅秀丽的线条表现了各种人物、戏剧性的动人场面以及细腻的感情。

建筑:希腊的建筑主要是神庙。古风时期,希腊神庙建筑形成了它的典型形式——围柱式,即建筑周围用柱廊环绕。两种基本的建筑柱式已经形成,即多利亚式和伊奥尼亚式。多利亚柱式朴素、粗壮,没有柱基,柱身由下向上逐渐缩小、中间略鼓出,柱身有凹槽,柱头上接方形柱冠。伊奥尼亚柱式精巧、纤细,有柱基,柱身较细长、匀称,凹槽密而深,柱头为涡卷形,檐壁有浮雕饰带。后来,在古典后期的小亚细亚地区又流行一种科林斯柱式。科林斯柱式在伊奥尼亚柱式的基础上发展到更为华丽的装饰,柱头为繁密的花蓝。古风时期的有名建筑是埃吉娜的雅典娜神殿、以弗所的阿尔忒密斯神殿。

雕刻:古风时期的雕刻受埃及影响,人物处于正面直立的僵硬状态。无论男女像,在表情上都带有千篇一律的微笑,通称为“古风的微笑”。人物通常着色,衣纹和头发刻画常具有装饰性的特点。后期雕刻开始出现新的因素,产生了一些较为生动自然的男人体,这种男人体雕像被统称为“阿波罗”。创作于公元6世纪的《荷犊的男子》是古风时期的杰作,小牛的表情生动,举着牛犊的男子双手雕刻得结实有力。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
相关评论
我要评论
用户名: 验证码:点击我更换图片